根据测报点和各地监测上报的数据分析,结合2017年的发生情况,预测2018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在36.7万亩左右,其中病害0.3万亩左右,虫害36.4万亩左右。干部害虫发生情况与上年持平。由于冬季持续的极端低温,对害虫越冬成活率会有影响,叶部害虫呈下降趋势。预测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有:落叶松毛虫、樟子松梢斑螟虫害、杨干象、榆紫叶甲、白杨透翅蛾、杨树叶部害虫。
防治建议:
一、贯彻国办和省办?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?,建立健全政府间和林业部门间的“双线”防治责任制,开展联防联治工作。
二、坚持“预防为主、科学防控、依法治理、促进健康”的方针和治早、治小、治少的原则,本着以林业技术防治法为基础、生物防治为主、物理防治为辅、化学防治为急救措施,各种防治措施综合利用的理念下,大力开展无公害防治。
三、由于林业有害生物具有突发性和偶发性,各地要加强调查和监测工作,发现虫情及时上报。
四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
1、杨干象甲:春季发现害虫为害被害状时,用杀虫优点涂或注射虫孔防治幼虫。设计防治的地块要选择10年生以下的林地,树龄大、被害严重的地块采取清理虫灾木的方法。
2、白杨透翅蛾:采用性诱剂方法防治,计划在六月中旬防治。
3、落叶松毛虫:在越冬幼虫上树前,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水悬浮剂200倍液,对树干喷毒环防治幼虫或绑塑料环阻隔害虫上树为害。
4、杨树叶部害虫:在春季利用无公害药剂地面喷雾防治。
5、樟子松梢斑螟:
①物理防治法:清理松脂团消灭幼虫,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。
②利用聚集素法,开展诱杀成虫试验。
③提倡营造混交林,对被害严重的地块,结合采伐优先清理灾害木。